【引用】好友"送別"(Greeting Farewell)

2011112310:00


好友Claire(Mercy、輕安、有朋之友)預定9月20日搭機回美,就如您言:回美國後,不知何年才能回台灣?

Cello除了之前送您Cello牌月餅卡片外,順應您這段時間禮佛心境,在此引用一代高僧弘一大師(李叔同)感人至深的名作"送別",其為摯友許幻園送別的原創作品。表達對在上海"天涯五友"友人分別時的情景感受。

而李叔同是中國上個時代裡最有才華、最奇特、最遺世獨立的一個人。除為藝術教育家、中國現代曲詞音樂創作之始,最後成為律宗高僧的弘一大師,其為人可謂「絢爛之極,歸於平淡」及念佛不忘救國,出世跳脫紅塵之外。

也希望藉由此詩詞、文學及音樂完美結合之樂:
1. 原曲曲調是美國John Pond Ordway(1824-1880)所作曲的"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"(夢見家和母親)
2.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,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"夢見家和母親"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"旅愁"的歌詞
3. 而李叔同作的"送別",則取調于犬童球溪的"旅愁",為最後我們所聽"送別"(Greeting Farewell)之歌。也成為後來"學堂樂歌"之祖。

雖網海無涯及傳統舊學詩詞式微,但Cello仍以此表答"送別"之心意,如詞:

天之涯,地之角,

知交半零落。

並以馬一浮有詩挽他說:「苦行頭陀重,遺風藝苑思。自知心是佛,常以戒為師」為弘一大師為人品格亮節實踐躬行認真精神予您互勉。

最後以林海音女士筆下的"城南舊事"長篇文學作品為結,此以李叔同的"送別"作為主題曲的學堂樂歌。它是林海音童年時代的流行歌曲,也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校園歌曲。

請好友搬張沙發,花點時間觀看電影「城南舊事」,電影以透過小女孩「英子」童稚的眼睛看世界,描述主角經歷人生磨難的成長敘述。老中青三代三種典型不幸女人的女性故事,其掙扎在傳統性別壓迫中難以翻身的女人。當「英子」發現成人的願望與現實之間存在著反差時,「英子」純真的心靈就愈發顯得孱弱無助。

Cello告訴好友們!這些不幸的源頭,都與男人有直接關係,而傳統性別歧視問
題,其實仍如洪水猛獸地造成於現今社會角落的低聲啜泣,而以Cello的建築
領域(男性較多)更是充滿未考慮及歧視女性的不適設計(容後分享)。

但最後小說影片則是以一種豁達平和心情來回味。其許多的生活細節都洋溢著深深的溫馨眷戀之情,也是林海音女士情感發酵後如老酒溫潤,及用心的孕育著那段(北京城)"城南舊事"。

最後預祝您平安事事圓滿!

送別

長亭外
古道邊(平聲先韻)
芳草碧連天(平聲先韻)
晚風拂柳笛聲殘(平聲寒韻)
夕陽山外山(平聲刪韻)
天之涯
地之角
知交半零落
一觚濁酒盡餘歡(平聲寒韻)
今宵別夢寒(平聲寒韻)

送別(小提琴音樂)


送別(古箏音樂)


送別(夢之旅演唱)


旅愁(日文歌曲)


城南舊事(電影1.5hr)




好友"送別"(Greeting Farewell) - 地圖日記 http://www.atlaspost.com/landmark-8966437.htm#ixzz1eWXqg5Xt
(網址連回本文)